地点
诗文库 创作地点
寄澜公二首 其一 894年 五代 · 贯休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小一头应白,孤高住歙城。
不知安乐否,何以近无生师常供养十六罗汉。罗汉,梵语,此云无生)
烧逼鸿行侧,风乾雪朕清。
途中逢此信,珍重未精诚。
寄澜公二首 其二 894年 五代 · 贯休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荒乱抛深隐,飘零远寓居。
片云无定所,得力是逢渠(光洞山道人云:“吾生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瀑灂群公社,江崩古帝墟。
终期再相见,招手复何如。
都昌沿檄黟歙遇一首1166年2月 南宋 · 王阮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忽忽年华换,悠悠客路长。
春声先水响,山气欲花香。
何补公家事,空随吏役忙。
白云知此意,一片直都昌
歙县岁寒堂1085年 北宋 · 苏辙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岁寒堂
槛外甘棠锦绣屏,长松何者擅亭名。
浮花过眼无多日,劲节凌寒尽此生。
暗长茯苓根自大,旋收金粉气尤清。
长官不用求琴谱,但听风吹(宋大字本、明蜀本作声)作弄声。
邵武游氏老人三清堂紫芝1085年 北宋 · 苏辙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黑龟赤凤早逢师,白发苍颜老不衰。
丹鼎一丸深自秘紫芝三叶却先知。
烟熏晴日云容薄,色凝秋霜玉性奇。
何日刀圭救羸病,尽芟荆棘种交梨。
郭尉惠古镜1085年 北宋 · 苏辙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凛如秋月照虚空,遇水留形处处同。
一瞬自成千亿月,精神依旧满胸中(自注:俗言以镜予人,损己精神。故解之云。)
俗言:“以镜予人,损己精神。”故解之云。
晓过新安江紫阳山怀朱元晦1192年闰2月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一部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紫阳山紫阳翁,今住闽山第几峰。
退院归来罢行脚,被他强占一江风。
旅兴己丑郡中)1169年 南宋 · 王炎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白眼看时事,刚肠厌俗流。
也知蜂有毒,未信鼠堪投。
熟睡消磨日,清吟拨置愁。
倚门应望切,早晚赋刀头。
蔬食己丑郡中)1169年 南宋 · 王炎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白吾何有,人言太瘦生
富儿皆肉食,我辈但藜羹。
安得万钱费,应无五鼎烹
饥肠雷欲吼,一饱亦何营。
徽州班春古岩寺呈诸僚友1140年 宋 · 汪藻
 押庚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揆日奉明诏,班春出孤城。
和风递鼓鼙,细雨迷旆旌。
渺渺度阡陌,溪山照人明。
幽花不孤芳,好鸟相应鸣。
陇麦已争秀,畦秧亦微萌。
食新知有期,及我凋瘵氓。
古寺依绝壁,林端列飞甍。
残僧四五人,静若无所营。
石室广百肘,嵌空自天成。
泉甘与宜,就挹岩下清。
伏槛肆遐瞩,归云入檐楹。
数农前致辞,貌野意则诚。
兹幸枉冠盖,使君岂无情。
频年苦饥虚,奚用恤此生。
守昔在闾里,先畴每躬耕。
起家三绝馀,谬忝符竹荣。
无术布宽大,低头愧鳏茕。
愿言同抚绥,永绝愁叹声。
吴园先生春秋指南序绍兴十年七月1140年7月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四、《浮溪集》卷一七、《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五二、《黄氏日钞》卷六六、《新安文献志》卷一七、《经议考》卷一八三、《宋元学案补遗》卷六、二五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六经惟《春秋》为仲尼作,圣人见其所志之书也。
学而不明乎是非,何以为人?
治而不明乎赏刑,何以为国?
此书之所以作而为万世法也。
虽曰以匹夫而行天子事,有所谓婉而成章者,然其褒贬一出乎天下是非之公,岂故为殊绝甚高之论,使后人有不可及之叹哉?
不知班固何所受之,立为弟子退而异言之说,开后世诸儒相诟病之端。
使当时诚有异同,不应复云「游夏之徒,不能赞一辞」也。
孟子孔子百馀年,于《书·武成》、《诗·云汉》,莫不疑之。
至《春秋》则曰:「《诗》亡然后《春秋》作」,「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而已,未尝片言置疑于其间也。
彼乱臣贼子者,岂晓然知道理之人哉?
一见《春秋》而知惧焉,非惧圣人之书也,惧天下是非之公也。
自三《传》兴,而圣人之经始不胜其繁。
好异者曰:圣人之言,窅然幽深,必有不可以近情常理度者,当冥思而力探之。
于是枝叶蕃滋,无所不至。
人人务其己说之胜,而莫知求至当之归。
乃至子而以父学为非,弟子而以师说为愚,况其他哉?
则《春秋》不明,三《传》乱之也。
本朝自熙宁以来,学者废《春秋》不用。
数十年间,笃学而好之者,盖不为无人。
然一时章分句析之学胜,故虽《春秋》,亦穿凿破碎而不见圣人之浑全。
政和间,余过山阳吴园先生张公在焉。
先生谓余曰:「学《春秋》而不编年,无以学为也。
吾尝以诸国纵横列而类见之,圣人之意了然矣。
当令子见吾书」。
余未及受而先生亡。
未几,先生之书盛行于士大夫间,因得伏而读之,曰:「嗟乎,圣人之意岂远人哉,曲学蔽之耳」。
先生闭户读书二十馀年,其见于世者已硕大光明,而所出裁一二而已。
则求圣人之心而得之者,岂独此书哉?
虽然,以此书考之,先生之志亦可以槩见矣。
绍兴十年七月,门人汪藻序。
谢授新安郡1140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七五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臣藻言:准告命,伏蒙圣恩,以宗祀赦文授臣新安郡开国侯,加食邑三百户者。
礼洽中天,庆覃外服。
猥奉十行之诏,就加五等之封。
伏念臣积冒恩私,寖踰分愿,昨投閒于异县,蒙起废于偏城。
久客还家,方憩南飞之鹊;
通侯授印,忽成左顾之龟。
虽渗漉以维均,何遭逢之独异?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调和万类,藩饰群工。
属宣室之受釐,罄寰区而蒙福。
臣适临本郡,仍胙乡州
宋人洴澼以得封,望胡及此?
汉将银黄而誇里,荣乃过之。
宠既逮于子孙,忠敢移于生死?
按:《浮溪集》卷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二,《唐宋元名表》卷下之二,《新安文献志》卷四○,《文章辨体汇选》卷一三八,弘治《徽州府志》卷一一,《宋四六选》卷八。
胡先生言行录序绍兴十年七月1140年7月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四、《浮溪集》卷一七、《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五九、《南宋文范》卷四七、《宋元学案补遗》卷一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孔子没,诸儒以学名家,固无世无人,而其间必有卓然名世者,德与言称,当时师之,后世尊之。
以汉四百年所得者扬雄,以唐三百年所得者韩愈
董仲舒、郑康成、王通、孔颖达之徒,非无益于后世也。
仲舒倡灾祥之说,王通袭圣人之迹,康成、颖达守区区训诂之文,学者疑焉,此二子所以岿然独为后世宗也。
宋兴八十馀年,至庆历皇祐间,儒学无愧于古矣。
当时学者,以泰山孙明复徂徕石守道、海陵胡先生为师。
先生之门为最盛,弟子各以其经转相传授,常数百人。
仁义礼乐之风,蔼然被乎东南,公卿伟人由先生之门而出者接踵于时,盖数十年未已也。
熙宁以来,学者非王氏不宗。
先生之学,不绝如线矣,然识者知其必兴。
逮今天子一新斯文,力去党锢之弊,访先生之后,得其孙涤而官之。
繇是先生之学复振耀流通,人人读先生之书,如庆历皇祐时
先生虽尝再至京师,为太学官,侍经天章阁,而教授吴兴为最久。
其建太学京师也,又尝下吴兴,取先生之法为法。
吴兴者,先生之洙泗也。
绍兴八年钱塘关注子东主吴兴学,而先生之孙涤在焉,相与裒先生遗书,将以布之天下,慰学者之思。
先生《易书》若干篇、《中庸义》若干篇,既藏之学宫矣,又录先生言行若干条为一帙。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
言君子小人,虽贤否不同,而泽之所施,同乎有尽。
惟义理之在人心为无穷,虽传之百世可也,则先生之学复行固宜。
子东所以求先生之书者,岂徒为循诵习传而已哉?
将以美风俗、新人材,于是乎在,可谓知先生所以望后世之意者矣。
绍兴十年七月汪藻序。
奉议郎舒州曾君墓志铭1140年3月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二、《浮溪集》卷二七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绍兴十年三月,故人子曾协以书抵余曰:「惟先人弃诸孤有年,惟不肖孤于窀穸事不敢缓。
今岁月逝矣,所以诏后世者无传焉。
顾先人好友惟丈人存,敢介伯父以请」。
则又为书一通,录君平生族出官阀行治,授使者速余铭,乃序而铭之。
君讳纁,字元礼,世家建昌南丰
南丰之曾,自国初闻天下,盖君之曾祖致尧,事太宗、真宗,有大臣之言,不克施以殁,仕至户部郎中,赠谏议大夫
君之祖易占,复以议论文章名世,卒官太常博士
有子六人。
曰巩,为中书舍人神宗时学者宗之,号南丰先生
曰布,相徽宗皇帝谥「文肃」。
曰肇,终翰林学士谥「文昭」。
同时鼎峙为名臣,于是曾氏之名,益彰彻于时。
士大夫以氏族名家,皆出其下。
文昭暮子也,少警敏,自以承父祖百年馀,不痛自激昂,无以绍厥世,乃力学问,为词章,被服勤苦如寒生。
未冠试有司,已能超出其辈类。
坐党家子不得至京师,著《七志》、《鸥鸟》《老酒》二赋以自见,文昭公见而奇之。
年三十馀,始举进士,中其科,调主应天府虞城明州鄞县簿,复堙阨。
久之,当路有怜其才、悼其屈者,挽为大晟府主簿,非其好也。
提举两浙河北京东路盐香,改梓州路常平,皆不赴。
京畿提举学事,言者犹指君党家子免之。
得知太平州提举两浙盐香,又皆不赴。
选知高邮军,移未期年,遭母兖国夫人忧,归吴中
毗陵卒,年四十一,官止奉议郎时宣和五年四月五日也。
娶强氏,资政殿学士、文宪公之女,兖国夫人之妷。
生子五人,曰惠、懙、剽、懻、协。
惠,迪功郎镇江府金坛县主簿
懙,承务郎
剽、懻,皆未命,皆后君数年卒。
,今为右承务郎、监临安府新城县税。
君清修谨厚,龆龀时已凝重不可干,见者无不敬异之。
及长,嗜书,得一书必手钞口诵,非得其甚解不已,于《春秋》之学尤长。
平居终日寡言,淡若与世无情者,及处父母兄弟朋友之间,则能为人之所难。
文章简古,似其为人。
议论衮衮,挟其家数世敢言之气,必有为而发,不崇空言。
政和间,余始识君文宪公座上,自是日相亲。
君文一篇出,读之若川增条达,莫见其止,余未尝不愧叹弥日,以为不可及也。
当是时,人材盛矣,君独秀出其间。
自艰难以来,典章文物委地,昔之所谓人材者,各以其所长班班见世,取能名,登显仕,而君墓上之木拱矣。
古人所谓人不可无年者,如君非耶?
由是知君者莫不哀君。
君殁时,未胜衣,今颀然为举子之秀,乃能数百里求文识君墓,人又莫不喜协之能绍君,如君之绍其家者。
谓君有后,而曾氏世不乏人者,其在兹乎。
君墓在镇江府丹徒县丹徒乡,其葬也,以某年某月某日。
铭曰:
嗟夫子兮志莫伦,承奕世兮自发身。
佩明月兮冠切云,策坚良兮问要津。
八鸾奏兮步始陈,忽中道兮柅厥轮。
成之艰兮意若勤,复夺去兮疑大钧。
君有后兮将益振,谓不信兮视此文。
徽州到任谢丞相1139年12月29日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二、《浮溪集》卷二三、《翰苑新书》续集卷三二、《启隽类函》卷三○、《新安文献志》卷四二、《宋四六选》卷七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误膺明诏,擢领偏城。
地接行朝,盖今日股肱之郡;
世联编籍,乃平生父母之邦。
起废恩深,叨荣愧甚。
伏念一从去国,十见周星。
投迹异州,谁复过门而问字?
疲精断简,徒知仰屋以著书。
敢图三锡之馀,仍假一麾之便。
遵涂挟日,入境班春。
城郭重来,疑千载去家之鹤;
交游半在,或一时同队之鱼。
退省惘然,曷为臻此?
惟蟠木离奇之成器,由大钧坱圠以无垠。
兹盖伏遇某官,间世真儒,中兴名相。
坐筹帷幄,收四方人物之英;
端委庙堂,复万里舆图之旧。
俯怜衰朽,久事退藏,爰力挽于江湖,俾再临于民社。
寻童子钓游之处,虽就荒芜;
望先人丘墓之墟,已宽梦寐。
幸土思之稍慰,宜民瘼之深求。
敢不专务拊循,仰分忧顾?
褰帷问俗,姑荣衣锦之归;
上冢还家,终冀挥金之乐。
陈文惠公逸事后绍兴十年十二月1140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四、《浮溪集》卷一七、《云麓漫钞》卷八、《黄氏日钞》卷六六、《南宋文范》卷六○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文惠陈公相仁祖,每内批,夜漏下不过十刻。
忽夜分有御封至私第,公不启封,来日袖至榻前屏奏曰:「今中宫虚位,张贵妃有宠,恐奸人附会,请正母仪,非陛下本意,有不得已者。
若诚此事,臣不敢启封,以示同列」。
仁祖首肯曰:「姑置之」。
妃即追册温成后也。
当时于墓刻神道碑,不敢书。
公薨百馀年,公之曾孙右中大夫、直秘阁兖始录以示人。
呜呼,兹举也,天下之治乱系焉!
文惠公不动声色,开悟转移于谈笑之顷,一旦致其主于汉唐君之上。
使当时有秋毫容悦之心,其失可胜计哉?
可谓仁人之言,而一言兴邦矣。
自古妃匹之爱,父不能得之子,君不能得之臣,所谓难言骨肉之间者也。
文惠公及此,固社稷之臣,非吾仁祖有从谏之圣,亦安能容其臣如是之大乎?
后世于此,可以观一时君臣之盛而为万世法矣。
绍兴十年十二月,臣汪藻书。
画绣堂记1139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五、《浮溪集》卷一八、《古今事文类聚》续集卷四、《永乐大典》卷一八二○七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自古人物与山川相为轻重。
崧岳生甫申,淇澳生卫武,山东出相山西出将,此人物以山川为重也。
莘野以伊尹闻,磻溪以吕望闻,隆中繇诸葛亮而显,曲江张九龄而大,此山川以人物为重也。
故为名山大川者,不以生明堂大辂之材、九鼎之金、照乘之珠。
连城之璧为贵,而以毓英贤为贵。
为王公大人者,不以功业载旂常、铭钟鼎、书竹帛、流管弦为荣,而以归故乡为荣。
此古人所谓富贵而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者,言得志而行乎四方,人孰见之?
必至吾父母之邦,然后为可乐也。
新安自吴为郡,今千馀年,山水峭厉而清深,故长材秀民之出,视东南为最。
繇唐以来,擢高科、登显仕者,固不为无人,然未有居将相之位者也。
宋兴百七十年,而大丞相汪公出焉。
公以诸生,徒步起家于京师数千里之外,为时伟人。
遭明天子艰难之中,总州符入侍,出奇谋秘策以辅成中兴之功,遂自枢臣相天子。
其精忠如金石,赫然为佐命元勋。
新安之名一日闻于天下,此新安之荣也,岂独公之荣哉?
绍兴九年,公自七闽入觐,以保信之节来镇宣城
宣城新安鄱阳,三州相望,皆百馀里。
公乃卜居鄱水之上,将归老焉。
建画绣之堂,而命藻记之。
藻曰:公以迈往之资,应期遇运,乘风云、依日月,而正宇宙于立谈之间,虽释位而去者十年,天子未尝一日忘公也。
乃建旄秉钺而兼师傅之官,亦可谓布衣之极矣。
公今七十馀,精明如五十许人,将复三居廊庙,坐筹帷幄,取河朔山东六十馀州归职方图籍,奉乘舆还宫阙,然后退从赤松子之游。
其功名益新,则新安之名益大,藻将不一书而为天下国家庆也,又岂特为新安之荣而已哉?
秦少保1141年7月11日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三、《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伏颁明诏,登用大儒。
荣三少之班,正位百官之上,生成所及,鼓舞斯同。
恭以某官言合六经,学包万古。
周公传之孔子,独承师友之渊源;
尹躬暨于成汤,迩应君臣之期会。
久借本兵之重,多输纳诲之忠。
方功名未究于经纶,举中外皆形之叹息。
盖文物于斯为盛,欲平治舍公其谁?
故除书甫降于九天,而和气遂化于四海。
某辱邀知遇,叨被使令,逢恩宠之鼎新,预生灵之均播。
虽官联在远,莫能陪多士之班;
然谣俗至公,当播作《烝民》之雅。
何氏书堂绍兴十年十月1140年10月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五、《浮溪集》卷一八、同治《湖州府志》卷四八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吴兴环城皆水,独西南冈岭相属十馀里,而得浮图氏之居二焉,东曰道场,西曰何山
何山立于宋元嘉中,道场近出于唐末五季之初。
然道场踵相蹑得人,法席雄盛,钟鱼殷殷,声闻东南。
何山败屋数椽,残僧数辈,望之萧然,游者弗顾也。
虽其兴先道场五百馀年,而衰陋反出其下远甚。
绍兴初,余守吴兴,得二禅老,曰慧林、曰居慧,使分居二山。
何山数年,剪薙榛芜,易其圮腐而一新之。
于是游道场者,如入王侯之家,其隆楼杰阁,足以吞光景而纳江湖。
已而过何山,则草树葱茏,轩窗窈窕,经行之地,皆雅洁幽深,如造幽人隐士之庐,至者忘归,不知雄盛移而为清胜也。
寺有何氏书堂,图记相承以何氏为晋何楷尝读书此山,后为吴兴太守,以其居为寺而名其山。
颜鲁公书杼山碑,亦曰寺西南有何楷钓台,则尝居此山无疑。
之姓名,于晋史无所见,惟《宋书》言何子平曾祖楷,为侍中而已。
唐林宝《姓纂》亦云何睿渡江生,为侍中
《晋书》称睿有子五人,独充、准有传,而不及其馀。
又《括地志》谓吴兴太守,《宋书》乃以侍中,岂沈约见《晋书》,充尝除侍中,因误谓充为
抑为吴兴太守,后亦至侍中耶?
皆不得而知也。
以余考之,寺有宋《禅幽寺碑》云:元嘉十四年,创立精舍于金盖山,初不言时有寺。
何山之名,于梁吴均诗始见之。
尝学于此山,其名迹在人,后人慕之,即其处为精舍耳。
以其居为寺者,非也。
《禅幽寺碑》至唐会昌时已断裂。
无几,有张道规者,以为式道人书,识而龛之。
今碑亦不复见。
呜呼!
晋之士大夫,可谓求志而得其志矣。
其退也,处山林而以读书为乐;
其出也,居城府而以治民为事。
或出或处,不过乎数十里之间,其人物风流可以想见也。
距今几千年,此寺之废兴屡矣。
世以为可久者,莫如金石之传,既金石罄灭,而此山之名独存。
则谓人物风流,非士大夫所先,而虚名无益于后世者,非陋欤?
余老矣,方买田若溪之上,则此山将皆为吾杖屦所有,其可不留语山中,为吴兴故事乎?
乃订其本末而并书之。
绍兴十年十月记。
朝请郎龙图阁待制亳州少师傅公墓志铭绍兴九年1139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浮溪集》卷二六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崇宁间,钩党之论起,元祐以来士大夫为世指名者,悉堕党中。
故一时盛德精忠之人,往往赍志以没。
既没矣,子孙惧及,率秘其阀阅不敢传。
逮靖康党禁除,人人争言嘉祐治平以前事,于是昔之悼不幸土中者,咸振耀于时。
公虽没于崇宁之初,为不预其祸,然用事者犹指公为党人。
至绍兴九年公之卒葬也,三十八年矣,而墓碑未立。
公之子七人,惟诒度在。
诒度以书来乞铭,藻少仰公名,以不获拜公为恨,今乃得执笔次公之行事,幸矣。
然藻去公几四十年,更士大夫以言为讳之时,公之行治,其详不可得而闻也。
谨掇其灼然在人耳目者,序而铭之。
公讳楫,字元通姓傅氏
傅氏系出北地,自祗、亮世仕江南,子孙因散处江淮间。
有居光州者,遭广明之乱,从王潮
数世而至公高祖仁瑞,又徙居兴化军仙游县,故公今为仙游人
曾大父献、大父称、皇考滋,皆以地远京师,不求仕。
而皇考尤有信义,为里人所宗,以公故赠朝奉郎
公少庄重如成人,甫七岁,从乡先生学,已能痛自刻厉。
他儿戏旁哗笑,如不闻,反并取其书诵读。
未冠,试广文馆第一,其文天下传诵之。
既不第而归,有贵人欲留公使子弟学焉者,公曰:「吾方求师友,资身未暇也」。
孙觉、陈襄有学行,抠衣从之。
襄门人有许安世、江衍之流,皆尝以文艺冠多士,襄不之取,独称公曰:「傅元通金石人也」。
以其女妻之。
治平四年进士第,调扬州司户参军
守遇僚属暴甚,屡以难集事诿公而促其期,公裁决如流,未尝希意苟合,至捕其从者寘诸法。
守虽彊听而不能平,乃欲以繁剧困之。
会天长令缺,檄公摄承。
公发伏擿奸如神,猾吏恶少年皆屏迹褫气,天长大治,更以最闻。
丁外艰,归里中。
里中事有不能决者,悉从公折衷,或望公门罢讼而归。
福州福清丞,帅曾巩负材倨视天下士,独与公钧礼。
苏州录事参军
丁内艰,免丧授太原府太谷,白诛徙乡而还为民害者一人。
于是公之仕也二十年矣,犹在吏部选,处之怡然,未尝以穷达介怀。
曾布太原,谒入,大惊曰:「是福清傅丞,为吾兄所知者耶」?
部使者交荐,且以书言之朝廷公卿间。
宣德郎、知吉州龙泉县。
孙觉御史中丞,谓公曰:「朝廷欲用公,幸少留,除书且下矣」。
公曰:「仕所以乐居中者,免外台督责之辱。
今頫首权门,与外台奚择?
且外官我所当得也」。
径出国门不顾。
道除太学博士,所至学者阗门。
太学四年,足未尝及宰相执政之门。
秩满,即日诣曹。
曾布知枢密院,与其副林希共荐之,宰相亦雅知公名,除太常博士
公长礼学,自神宗时议祠北郊,至是有诏复议。
议者多持两可,公独援经据古,损其车服、仪卫、赏赉之类,使悉得其中上之,后卒施行如公议。
绍圣二年徽宗遂宁邸就资善堂学,诏大臣择德行老成人为傅,宰相以公名闻,除诸王府说书
旧制,诸王课学书属文而不及经,公言王当以德义为先,区区翰墨非所急,请先讲经史以懋王德。
从之。
明年徽宗封端王,就除记室参军
明年,为侍讲
明年,为翊善中人。
执事王府者,例与宫僚昵,公独正色不与亲。
虽一府以为介,而悉严惮之,王亦为之加礼。
阅五年,移官者四而不出王府。
同僚或岁中屡迁,公未尝一语及之。
会谏臣邹浩以言事谴,公厚赆其行,坐是免所居官。
裁两月,徽宗即位,首问公安在,即除直秘阁,进尚书司封员外郎,擢监察御史权殿中侍御史
内侍都知刘瑗恃宠专恣,不报。
国子司业,迁起居郎,召试中书舍人徽宗面称训词有西汉风。
于是曾布当国,以兄弟于公有汲引恩,冀其助己。
公岿然守正,凡朝廷命令有可疑,进退人材有不厌众望,如救王古、范纯礼之类,皆人所难言者,必极论之,虽屡却不为之回夺。
每以为言,不合者因是中伤公,公不恤也。
徽宗顾公潜邸旧,见必咨访,公每以遵祖宗法度、安静自然为献,语宰相亦谆谆及之。
归则削藁,虽至亲莫得而闻。
一日李清臣劝上清心省事,徽宗曰:「近臣惟傅楫为朕言此甚详」。
然后人始知公所以启迪上心者,其卓至皆此类也。
建中靖国秋,见时事寖更张,窃叹曰:「祸其始此乎!
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
闻者莫不甚其言,公笑曰:「后以吾言为信」。
遂求补外,诏不许。
恳祈不已,最后中书舍人邹浩为请,乃听除龙图阁待制、知亳州
到郡数月,属疾,易衣趺坐而卒,年六十一,寔崇宁元年二月五日也。
公于孔孟之学,精思而力探之,不臻其极不止。
又天资简淡,于世事无一可关心者,专用经史自娱。
聚书至万卷,平居正衣冠,如对大宾,否则瞑目燕坐,不妄出一语。
虽在闇室,无秋毫之欺。
故能死生祸福不入胸中,视进退穷通若梦幻然。
虽当是之时,直道立朝,不为无人,若夫先见如龟蓍,卓然引去者,惟公一人而已。
大观中,大臣屡欲以公入党籍,徽宗念公旧学之臣而止。
后每因事必及公姓名,而卒不为大臣所右,故公之没,恤典不加焉。
公之葬在今常州宜兴县善拳山之原,累以诸子恩赠少师
妻陈氏,亦赠越国夫人
子谅友、谊夫,皆擢进士第
谅友,仕至奉议郎尚书膳部员外郎
谊夫,朝请郎尚书兵部侍郎
谦受,朝奉大夫夔州路转运判官,与诒微、去病、誉处,皆相继前卒。
诒度,今为朝请大夫主管台州崇道观
有文集三十五卷,藏于家,简古而精深,世以为法。
铭曰:
道有所寄,千年一儒。
世得而用,一人万夫。
公承丘轲,知学元本。
匪惟知之,亦践其壸。
用此玉立,直哉惟清。
世无可娱,以道死生。
晚登王门,帝实知我。
擢跻近臣,初不求可。
正色凛凛,倾忠上前。
宁非大刚,吾道则然。
帝知虽深,时不我与。
奉身而行,世莫能禦。
竟脱党祸,归安九原。
世评既公,盛德乃尊。
闻风而兴,百世之下。
我为铭诗,以诏来者。